安化县东坪镇 Tel: 13295790993
共执行 2561 个查询,用时 7.607392 秒,在线 26 人,Gzip 已禁用,占用内存 5.300 MB
Powered by ECShop v2.7.3 Licensed
先看看同款同价的老案例,已经做了6年了。
我长期跟踪过2家,而且都是日本品牌。
一个叫优衣库,2009年进入天猫,就线上与线下同款同价,一直到现在都是的!2015年双11好像优衣库在线上做特别促销,拿了几个子类目的第一,全品类排名第四,当日销售额达到6亿。目前实体店有200多家,网上渠道以官网和天猫为核心渠道。
另一个叫DHC,做化妆品的,2009年我仔细对比官网,与线下专柜的价格,也是同款同价。当年DHC采用是线下渠道为主,线上渠道为辅的策略,只做官网。目前实体店有300多家,网上渠道官网、天猫、京东、唯品会都有做。
总体而言,优衣库发展的更好,DHC发展的只能算一般,但两者的实体店发展是稳步上升的,网上渠道的发展也是稳步上升的。
这2个案例说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很早就有品牌商在做同款同价,而且已经发展了6年了。关键是发展的不错,线上与线下都是递增发展。
现在国内有些品牌,也在搞同款同价,但不多。2014年开始搞“线上线下,同款同价”的有全棉时代、海澜之家,这2家是我特别关注的。当然还要其它的,但真不多。
我再插播一个秘密,如何判别真假O2O(实物商品)?“线上线下,同款同价”就是O2O实施的第一步,而不是搞什么VIFI、显示屏等。
为什么搞“线上线下,同款同价”的商家那么少呢?(以下针对品牌商,不包括渠道商)
最核心的原因是,大部分品牌商无法真正控制线下终端门店。品牌商做直营店,可以完全控制终端,所以优衣库和DHC能做到“线上线下,同款同价”;但是,中国绝大多数品牌商为了发展速度,是以加盟为主的连锁实体店。问题就在传统加盟上,品牌商像批发商,加盟方(或区域代理商)几乎是卖断经营,搞线上线下,这种利益扯不清楚,没法搞同款同价。因为做全直营的品牌商非常少,所以能搞同款同价的商家也少。
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,没有多少人明白这个定律:线上线下无法做到同款同价,那么实体店一定会被自己打败的。再赠送一个彩蛋,线下实体店超过100家的都要注意一下:专供网货款,这是海洛因,提供的专供款越多,销量越大,消费者就越会认为网店更便宜,线下实体店就越难发展。这种案例很多,富安娜就是典型代表,线上渠道销售上亿,线下1年半时间关店418家(2013年度财报终端门店2210家,2015年上半年财报终端门店1792家)。
这些内部机密我透露出来,可能会被同行刁难;但看了钮先生对一个店铺代表一个家庭的描述,想想也应该为中国零售业做点努力。
O2O这个趋势是必然的,第一步同款同价都无法普遍实现,线上与线下融合那都是扯淡!这对整个零售行业,甚至国家都不是好事。
抛砖引玉,点到为止吧!
将来的购物场景就是,实体店也可以买,网店也可以买,而且同款同价,消费者自由选择购买渠道。实体店不仅是体验场所,也是购物场所,大有可为。
简单说2016年实体店的几个趋势吧,不完整,想到哪写到哪:
1、“同款同价”开始真正重视。这是O2O实施的第一个步骤,这不是简单的4个字,意味着“大变革”的开始,也是实体店崛起的起点。
2、“类直营”加盟方式开始流行。传统加盟方式必须进化,这个可参考UR服饰和名创优品,UR把这种加盟方式定义为“类直营”加盟。基本加盟策略是,加盟方负责出钱,品牌商负责经营,双方分利。
3、纯网络品牌大力发展实体加盟。这个可以参考茵曼,还会有很多,2016年是风口;我对玛莎玛索有感情,希望之。
4、社区店铺抢手。除了餐饮、美容美发、娱乐等生活服务类的店铺之外,超市小型化、果蔬食品店、品类专业店都是增量市场,社区店铺会越来越抢手。
5、超市小型化。这个近几年都是趋势,社区会有越来越多的知名小型连锁超市,上百平方,比如:沃尔玛,步步高。飞牛网+大润发小超市是趋势。
钮先生的忧心,代表了很多实体从业者的心声,也是客观的,但结论不正确;实体店不会消亡,而且实体渠道的销售额,是一定高于网上渠道的销售额。
引用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游五洋的话:“业界普遍预测到2020年,纯网络零售占社零总额的比重大约在18%-20%左右”。
对了,马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!